- 地址:貴州省貴陽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花冠路52號
- 郵箱:office@gc-alum.com
近年來,貴陽經開區以“企業上云”為重要抓手,加快推動實體企業數字化轉型,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位于貴陽經開區的貴陽海信電子有限公司,近年來通過加快大數據與生產、管理、運營的深度融合,產能得到逐步釋放,電視機年產能提升至280萬臺。目前,公司擁有4條電視機生產線和多臺生產機器人,是名副其實的“數字工廠”。今年7月份,企業生產的5520臺東芝牌電視生產下線,這是貴陽海信歷史上首次自主生產出口產品。
貴陽海信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 安玉江:在“強省會”工業大突破的背景下,今年貴陽海信的產量規模將突破230萬臺。貴陽海信不僅僅針對國內市場,也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業務,今年將實現30萬臺出口日本市場業務。接下來將借助陸海新通道,進一步拓展澳洲、歐洲市場業務,來擴大貴陽海信規模,提高市場競爭力。
在貴州貴材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企業的“鋁型材生產數字化工廠及大數據平臺建設項目”于今年8月份正式運行,通過構建涉及生產、銷售、采購等6個板塊的大數據平臺,集成了企業此前分散、孤立的信息“孤島”。平臺運行以來,公司的產品開發周期、交貨期大大縮短,車間生產成本降低了5%。今年企業訂單量較去年同比增加45%。
貴州貴材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李衍蓓:系統上線以來,我們通過大數據中心統一調度、統一指令車間的生產,保證各種產品及時生產出來,并且對產品質量進行保駕護航。生產效率提高30%,單位生產成本降低至原有75%,鋁型材成品率提高至95%。
今年以來,貴陽經開區將“企業上云”為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和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,為100余家企業編制了“一企一策”數字化改造實施方案,鼓勵引導企業借助“5G+工業互聯網”技術進行數字化轉型。
目前,經開區近一半企業正在實施數字化改造,已有5個項目獲批國家級智能制造項目,10個項目獲批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;10家企業被列為工信部“兩化”融合貫標企業,10家企業入選貴州省“大數據+工業”深度融合試點示范企業,15家企業入選貴州省“千企改造”龍頭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。
隨著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及新模式應用的推廣,經開區先進制造業加快實現智能化轉型,新興產業培育同步發力,形成新的業務模式、商業模式和競爭優勢。目前,經開區的數字經濟發展初步形成了以滿幫集團、貴陽傳化為龍頭的數字物流;以靶場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大數據安全;以航天電器、貴陽海信、同濟堂等為代表的智能制造。
“十四五”期間,貴陽經開區將力爭在“規模總量、結構優化、產業集群、項目建設、產業招商大突破”等五個方面加快實現工業大突破,力爭到2025年,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(含煙)力爭實現再翻番,達到500億元,工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。